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潜龙阁 > 其他小说 > 明月逐我来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好,他们已经到达东宫了!”

    “快!召集所有将士,务必要将他们拦下!”

    兵器相交,杀伐不断,处处都是紧急混乱的步伐声和怒吼声。不知从何时开始,皇宫从南门起已处处横尸遍地血撒宫墙。

    东宫内,一人独自站在殿门前,蹙眉看着领兵而来的那人,周遭的血迹还在流淌,只是地上的人都已经没有了呼吸。

    不能再错下去了。

    “林相,让开。”带兵而来的人执剑指着殿门前的人,眼中的戾气容不得任何人阻拦他的脚步。

    林相坚定站在那里,眸中的悲伤倒映着眼前的惨剧,他朝前方迈进一步:“殿下,收手吧!现在收手还能回头!”

    那人此时根本听不进任何劝告:“回不了头了……是你们背信弃义在先的,怪不得我!”

    命令下达,叛军闯入。

    “嗒嗒嗒——”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盔甲摩挲碰撞,看样子来了不少人。

    争执过后,伴随一声割裂的“呲”响,周遭的一切都仿佛成为了定格。

    鲜血沿着剑锋滴落,林相跌坐到了与他血液相融合的地上,指尖颤动着吃力抬起,他缓缓将手伸向后面来的那一批人的领头人。鲜血溢漫的唇僵硬开合着,林相想说什么,但是此刻太难发出声音了。

    “陆玦……”

    嗡——

    繁城南部一隅,林府,天光打进房内,林季安像是被叨扰般皱了皱眉,眼睛难以睁开,便侧过身背对着窗户。刚刚好像有人在唤他,但是不太确定。

    昨晚熬得太久,休息得晚,不然此刻他必然已端坐在偏厅。

    不过片刻,门口那声音又响起了:“少爷,将近巳时,该起了,待会就要去给先生送行了。”

    果不其然。

    林季安翻身抬手按了按眉心,随即沙哑回道:“知道了李叔,就起。”

    如今已是四月初,属于新春的润色在这些时日的雷雨中悄然来临,繁城的鸟叫声不断宣告着新一年的活力,同时也唤醒了林季安今日的精神。

    不过多时,林季安很快便来到偏厅用膳,李儒正在那等着。

    此人就是方才叫林季安的李叔,林府管家,来林府做了三十多年,也是林府老爷林茂生极其信任之人。

    见偏厅空荡,林季安端起一碗粥搅了搅问:“李叔,竹依呢,待会让她同我一起去送送先生。”

    话音不过刚落,门口便传来了道清亮声音:“我当然是会去的。”

    林季安回眸一瞧,只见一名年有十六,头发挽成垂挂髻,身着翠衣的少女跨过门槛蹦跶进来。她边走着边扯了个哈欠:“为了赶工,熬了大半宿,可算是做完了。安哥你呢,准备了什么?”

    看着李竹依无礼走进来又懒懒散散坐下,李儒可是不能忍了。她是在林季安四五岁的时候,李儒外出办事时捡到一个尚在襁褓的女婴,心生怜惜便带回了林府。当时林老爷和夫人可怜这孩子,让她留下来,李儒没有子嗣,于是收养了这女婴做自己的孙女,让老爷夫人给她取名李竹依。

    “妮儿,说了多少次了要叫少爷,少爷没说落座,哪有你这样没大没小冒冒失失的?不准这样无理!”

    李竹依应声咻的站起,低着头忙说知道了知道了。

    林季安见着不免有些失笑,无奈摇头心道李叔又开始他那一套家规了。不过他看似附和着李儒,可实际上还是向着李竹依说话的:“是啊,哪有这样无理一进来不向爷爷问好,直接叫哥的。”

    偷偷抬头看见了林季安的笑容,李竹依尽管日日和他相处,但还是不免被这无意间的笑惊得愣住神,要知道林季安的样貌放在繁城可是能排得上名号的。毕竟李竹依时常出府采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之多,哪些人俊秀哪些人绰约皆有所见。

    林季安笑时眉峰微扬,眼角形成的弧度将他的瑞凤眼衬托得极其好看,乌灵的眼眸仿佛能轻易贯穿人心。鼻梁英挺朱唇皓齿,左脸颧骨上一颗浅浅的小痣给这张白净俊朗脸庞上增添一丝秀气和妩媚。他不喜束发,背后披着泼墨般的黑发和他浅色的衣服对比鲜明,更显的整个人美如冠玉,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触。

    故此李竹依也常常心想,林季安这个样貌真是万里也挑不到一个,甚至哪怕是个姑娘见了也要自叹不如,以后寻个少夫人也必定是个大美人才行,郎貌女貌,最是绝配!

    奈何李儒还在旁边呢,李竹依也没那兴致说出夸林季安的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只得悻悻端起一碗粥,再拿上两块饼:“知道了爷爷,下次一定注意。”说完,就怕李儒继续念叨,低着头小跑出去喂猫了。

    听了林季安的话,李儒也看出了他的纵容,叹了口气道:“少爷,你也不要太惯这妮儿了,主仆有别,叫别人看去了总归是不太好。”

    李儒对主仆间严谨的关系一直有种执着的态度,林季安放下手中的碗:“李叔,我们两人算是从小一同被你带大,与别家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妹没有什么区别。再说这些年来也是李叔你一直在照看林府,虽是姓李,但早已是我林府的人了不是吗?”

    林季安了解李儒的倔性,不支开一个话题怕是要继续说下去,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他道:“好了李叔,待会我们要去先生那,先让人备好马车吧。”

    繁城街道,因为昨夜下了雨的缘故,空中飘浮的尘土被洗净,空气格外清新,沁人心脾。街道两边的铺子人来人往,酒家高声吆喝着客人往里走,铁铺里不断传来“铛铛”的打铁声,市井之味铺满大街小巷。

    马车里,林季安靠在窗旁看着这繁城街景,对执意坐在车夫另一侧的李竹依说道:“竹依,进来好好坐着吧,外面那木板子坐着不硌?”

    “不,我就坐这,外面的光线好,这账本我还没看完呢。”李竹依翻着放在腿上的账簿回答。

    “这么勤奋呢,辛苦你了。”林季安知道她是听了李儒的话,尽管没几天就又会被抛之脑后,但还是顺着她的话讲下去。

    李竹依回头隔着车帘对里头的人说道:“这有什么,先生教的知识自然是用上的。不过安……少爷,你跟先生到底学了什么呀,有时候独自出门还神神秘秘的,到底是经商呢还是教书育人子弟,也没见你用过呀。”

    林季安听完不禁笑道:“行了,安哥就安哥,别一下改嘴听着你叫少爷也别扭。至于先生教的学识嘛……”林季安直起身子望着皇宫所在的方向轻轻吐了一口气:“应当也快要用到了。”

    很快,马车驶到一处小院外便停下了。林季安和李竹依相继下了马车,一前一后站在那小院前。

    院中仍是往常的那副模样。一座木头搭建的房子和一座瓦砖砌起的小屋,这小屋便是平日里两人上课的地方。两棵高大的榕树并肩立于院前,繁茂的枝叶为院子留下一片荫蔽之处。与往常来时不大一样的是,此时一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扫帚打扫着院内的落叶,像是在为待会儿的离开做好准备。

    “先生!”

    听见声音,老人抬起头,见林季安和李竹依走来,笑着放下了扫帚说道:“说了不用来送你们还是来了,再把这院子扫完就准备走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回来,也可能不回来啦。”

    两人朝老人作了一揖,算是给先生行礼。

    林季安道:“先生想要走遍大周的山河,哪有学生不来相送的道理。”说着便将手里拿着的一本书册递到先生面前,“这个是父亲留下来的一本记录各地风景民俗详情的书册,是当初父亲陪同先帝南下时所记录的,学生誊抄一本献给先生,想来先生应该是会用得到。”

    林季安说完,李竹依绕过他蹦到先生面前将先前抱在怀里的包袱打开,“先生先生看我这个!先生您既要南下,那边的气候肯定要比繁城这边热,所以我用了一块丝质布料给先生做了一件轻盈的外衣,穿着是会凉快很多的。”

    边说着边抖开衣服在先生身上量了量:“嗯不错,不大不小,恰好合身!”

    “想不到你这丫头手还挺巧。”先生慈爱地看着李竹依,“别在这站着啦,走,进去坐坐。”

    围炉煮茶谈笑风生,说起过去的事情,三人又是一顿滔滔不绝,有说有笑的。只是时候不容多留,前来接先生的马车已经到门口了。

    “竹依啊,去帮老夫把那小屋里的包袱拿过来。”

    李竹依应声前去,留下先生和林季安两人在屋内。

    “先生,可是有什么话还要交代学生的?”林季安料到先生此举用意问道。

    先生叹了口气,笑着摇了摇头:“季安,老夫知道你父亲的事在你心里还是道坎。当年太子弑父事发突然,老夫又恰巧不在宫里,所知不多。若不是陛下,也不知何时能平定下来。”

    说着,先生伸手拍了拍林季安的背:“不要太过于莽撞,一步步来吧。你二十岁的生辰将至,那道圣旨也快下来了,老夫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林相这一辈子为朝廷为百姓所付出太多,他的孩子可不能出意外了。”

    林季安随着先生起身,朝他敬重行了一礼:“多谢先生,先生教导学生多年,学生此生感激不尽,先生的教诲定当牢牢记在心中。”

    先生捋了捋半长的胡子放声笑了几下,恰好此时李竹依也将那包袱拿了过来。

    “来,临行前老夫还有一些东西要给你们。”

    拿来的包袱中叠放着几本书,一部分是算经,还有一部分则是当年先生自己在宫中记下的东西。

    先生拿起后面那几本递给林季安:“季安,老夫剩的东西不多,你及冠将至,这个就算是老夫给你的及冠礼,日后……定会有用处。”

    自从包袱打开,李竹依的注意力便一直再那几本折磨了她好几年的算经上,先生莫不是要把这个送给她?

    结果与她猜测的一致。李竹依捧着如同千斤重的算经,朝先生行了个大大的拜别礼。

    待一切收拾稳妥,三人就此告了别。先生的马车渐渐远去,林季安站在小院门外朝着马车远去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繁城中心,皇宫。

    大殿内寂然无声,只见高处的龙椅上坐着一人,旁边另一人正卑躬站立着。

    明德帝手肘抵着龙椅扶手,手指捏着眉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鲁公公在旁看着纠结了会还是劝道:“陛下累着了便回去歇歇吧,伤着自个儿就不好了。”

    鲁公公是明德帝的亲信,自明德帝还是皇子时就跟在他身边,对宫中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清楚。

    只是明德帝仍闭着眼:“这几日上朝,那些人为几件事日日吵得不可开交,说的都有理,朕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鲁公公奉承道:“陛下日理万机心系大周,做的决策自然都是有利大周,为百姓好的。不过陛下,恕奴才多嘴,奴才还有一事得提醒您……”

    明德帝显然有些不耐烦了:“别拍这种无用的马屁了,什么事,直说罢。”

    “前丞相林茂生独子林季安没几日就及冠了,陛下当年怜悯这孩子许他及冠时若是能通过考核便授予官职,您看……”

    明德帝抬起头看向大殿门口:“林相的孩子啊……这么快就及冠了。听闻是杨傅在教导这孩子?”

    “回陛下,正是。”

    明德帝轻声一笑:“当初杨傅离开御史台提前告老还乡就是为了这事吧。有前御史大人亲自教导,林季安想来也当是他人难以比拟,让吏部派人去吧。朝中可还缺什么官职?”

    鲁公公顿了顿:“回陛下的话,朝中暂时没有缺人的地方。不过听下面有人来报,咱繁城县令已经请辞了,眼下还没有安排人顶上。”

    明德帝又闭上眼捏了捏眉心:“繁城县令啊,也好,终归还是在这皇城脚下,至于能不能进到这宫里就看他自己了。鲁公公,命人去准备吧。”

    鲁公公倾身回答:“是,陛下。”

    一切都准备的相当迅速,隔日一早便有吏部的官员来到林府。

    “林少爷,本官是吏部侍郎,姓朱,这另外两位分别是我们吏部的员外郎和郎中。我们前来你应当知晓所为何事,多的本官不言,就直入正题了。”

    林季安端坐一旁,礼数极为周到:“朱侍郎请讲,林某洗耳恭听。”

    朱侍郎指尖敲打着桌面,眼神倒是慢慢打量着林府:“本次考核由陛下钦点,分为笔试和面答,形如科举,不容得任何包庇之处。你的作答日后会呈交于陛下,至于过与不过,都在你身了。”

    林季安听完倒是从容不迫,举止间也流露出祥和淡定:“林某记住了。只是不知这考核何时开始?”

    “若是林少爷准备好了,即刻就能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