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艰难应对,力保乾坤
大秦帝国在南北两端同时遭受重击,局势岌岌可危。嬴政深知,此刻稍有不慎,帝国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迅速调整策略,倾尽全力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南方战场,面对屠睢大军进展不顺的局面,嬴政果断采取措施。他一方面下令后方加大粮草和物资的供应,确保前线军队的补给充足。另一方面,派遣熟悉南方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将领前往协助屠睢。这些将领带来了当地的详细地图和关于百越作战特点的情报,为秦军制定新的战术提供了依据。
秦军改变了以往长驱直入的战略,开始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们在推进过程中,沿途修建堡垒和据点,巩固已占领的地区,以此作为进一步进军的依托。同时,针对百越叛军的游击战术,秦军加强了侦察和警戒,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在周边巡逻,防止叛军偷袭补给线。为了解决水土不服和疾病问题,嬴政还从各地征召了大量的医生,携带各种药材赶赴南方军营,为士兵们治病疗伤,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北方边境,蒙恬深知匈奴骑兵的强大机动性和冲击力。他进一步完善了长城防线的防御体系,在重要关隘增设了更多的防御工事,如鹿角、拒马等,减缓匈奴骑兵的冲击速度。同时,他将秦军分成多个防御小组,相互呼应,形成一个紧密的防御网络。一旦匈奴发动进攻,各小组能够迅速支援,对匈奴形成包围之势。
为了增强秦军的机动性,蒙恬挑选了一批精锐骑兵,组成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这支部队隐蔽驻扎在长城防线后方,当匈奴突破某一处防线时,快速反应部队能够迅速出击,从侧翼或后方攻击匈奴,打乱其进攻节奏。此外,蒙恬还利用烽火台和信使,建立了一套高效的通讯系统,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匈奴的动向,做出准确的应对决策。
在国内,嬴政加强了对六国残余势力的监控和打击力度。各地官府展开了新一轮的清查行动,对那些暗中煽动叛乱的残余势力成员进行抓捕。同时,为了稳定民心,嬴政发布诏书,向百姓说明当前帝国面临的局势以及朝廷应对的决心。他承诺会尽快平定叛乱,保障百姓的安全和生活。诏书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百姓的恐慌情绪,让他们看到了朝廷的担当。
然而,局势的严峻超出了嬴政的预期。在南方,尽管秦军采取了新的战术,但百越叛军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抵抗意志,仍然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屠睢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箭身亡,这使得秦军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北方,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大军,对长城防线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匈奴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震天。蒙恬指挥秦军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虽然秦军暂时挡住了匈奴的进攻,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兵力消耗巨大。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嬴政没有丝毫退缩。他再次从内地抽调,兵力支援南北两个战场。同时,他鼓励大臣们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寻找破局之法。大秦帝国在嬴政的带领下,如同一只受伤但依然顽强的巨兽,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全力抵御着来自各方的危机,试图力保乾坤,守护帝国的尊严与稳定。但这场危机的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帝国能否挺过这艰难的时刻,迎来转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