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春,新春镇的农户就开始下地干活了,工程队也开始盖学校了。
随着新的流民加入,工程队竟然扩展到了两万人。
令许安没想到的是,学校一个半月竟盖好了,真是人多力量大,一片校区转眼间就起来了。
“起立,老师好!”
“同学们好”,示意同学们坐下以后,许安有点唏嘘,没想到自己也有成为学校老师的一天。
看着这些不满十岁的小娃娃,许安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以后会有更多的孩子来上学的。
为了强制各户让孩子上学,许安让士兵专门到新天镇各户去登记,一个都不能少。
各户干农活时,需要这些小劳动力,不愿孩子上学,许安只能采取强制措施。
为了安抚新天镇百姓的情绪,许安早有准备,管饭,凡是上学的,不仅管住,还统统管饭。
六岁至十岁的小孩,在新天镇小学上学,十一岁到十四岁的少年在新天镇中学上学。
再大就算是大人了,基本上都结婚了,这让许安有点无奈,不能强制这些成家的人来上学。
听说管饭,老百姓们高兴坏了,甚至还把不到六岁的孩子往学校送。
由于经常有小孩夭折,许安消耗了1800点功德,兑换了医道宗师,瞬间变成了一个百年老郎中。
没想到竟意外开启了赚取功德之路,一下子赚取了三万多功德,圆了许安大宗师的梦想。
于是,许安又索性成立了医学院,将镇上的郎中召集起来,传授他们医道的同时,顺便继续赚取功德。
每天忙于教学、接诊、管理各村,还要管理东海郡的一些事情,许安发现自己忙的有点过分了。
于是,许安挑选了十个学习优异的女娃、五个优秀的男娃,收他们为亲传弟子,赋予了他们过目不忘的能力。
之所以多挑选女娃,是因为许安发现,新安镇的重男轻女意识过于严重,这不符合许安对未来的期望。
妇女能顶半边天,要想促进社会发展,必须解放女性力量。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家里人对这十个女娃压榨太厉害,每次放假回家,都累的‘伤痕累累’。
许安看不过眼去,要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树立典型。
就此事,许安在学校大会上公开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并发版了第一份报纸,顺带批评了此事。
在报纸上,许安提出了“新思想,新文化,新教育”口号,号召新天镇全民识字,掀起了新天镇的扫盲运动。
早在去年刚接任郡守时,许安就收购了一家造纸店,并传授其活字印刷术、新的漂白技术,让其专门研制竹苇造纸术。
如今,这项技术终于成熟,新天镇的第一份报纸出现了。
就在楚青玉写信抱怨许安需求物资太多时,书店造字、印字的伙计也到了京城,楚青玉一下子在京城开了三家书店。
元丰帝楚怀安抱怨妹妹赚钱太多,比皇宫的日子过的都好,楚青玉直接送了十坛好酒,楚怀安开心的闭嘴了。
与书店伙计一起到的,还有许安写的商业计划书,于是楚青玉公开招标各地的区域合作商,将蒸馏酒等技术逐步卖出去。
赚钱的同时,让其他商家有点汤喝,适当的‘让利’给各地的世族大家,方便楚青玉打通商业渠道,从各地采买物资。
银子、物资在许安、楚青玉的推动下,缓缓的转动起来了。
许安招收的十个女娃,学习能力超强,很快就减少了许安的教学工作。
赵一妹担任了中学女校区副校长职务,陆画担任了小学副校长职务,何彩妹成了医生,刘三妹成了护士长。
其余几人也成为了各自学科的教科长,一人身教数课。
而那五个十几岁的男娃,则成为了中学男校区的教科长,赵一妹的哥哥赵大宝成了副校长。
龙凤胎哥妹竟都成了副校长,一时成为新天镇佳话。
楚凤瑶在处理东海郡事务时,发现海峰不仅刚正守直,还精明强干,于是索性就把郡守的所有工作全都委托给了海峰,让海峰全权处理东海郡事务。
无所事事的楚凤瑶几人来到了新天镇,导致许安准备的惊喜被提前发现了,一栋独特的别墅。
许安要在新天镇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与楚凤瑶聚少离多,自然想为楚凤瑶准备一个新家。
可惜,房子盖好,还没装修,就被楚凤瑶发现了。
楚凤瑶欣喜之余,也坚定了决心,要与许安同住新天镇,好在还有几间空余校舍,够几个人住。
由于新天镇事务,是楚凤瑶闻所未闻的,因此,楚凤瑶、慕可清、屠芳、屠珂进中学女校区当学生了。
当四人进入学校时,瞬间引起了整个女校区的轰动,这还是楚凤瑶面带纱布的情况下,众人从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孩子。
至于让屠珂进入中学,是许安深思熟虑的结果,屠珂年纪幼小但身体强壮,容易打坏其他孩子。
还是跟几个熟悉的姐姐待在一起,好一点。
慕乐仙看到几千学生围着学校一起跑操,也来了兴致,主动担任了学校的武术老师。
许安也是深有感触,新安镇不到五十个村子,在许安看来,就是一个小镇,愣是统计出一万名学生。
这把许安吓了一跳,不过许安还是顶着压力把学校建起来,中间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有许安自己知道。
这还不算完,学校刚开张时,一系列管理问题,那才叫让许安头疼呢,许安从未想到过,办个学校这么难。
随着医学院的开张,新天镇夭折儿童的减少,以后学生还会更多。
由于学生太多,整个学校也呈现出奇特的一幕,许安先教学的快的学生,这些学生再去教同龄人,教学质量相当堪忧。
虽然付出多,但当这些学生涌入到整个东海郡时,所爆发的威力是巨大的,东海郡会成为一番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教学逐渐进入正轨,许安除了教导十五个亲传弟子加楚凤瑶四人外,其余学生就只是每周一在学校大操场开一次思想教育会,教学压力逐渐下降。
许安开始抽出精力培养新村长了,等这些新村长培训出来后,许安会把他们派到泷水县各个村庄,完成土地改革。
临近夏忙之时,新天镇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了,首先进入科学院的是几十名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要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研究新技术。
后续,中学内优秀的学生也会陆续步入。
看着新天镇各种规划步入正轨,许安心里乐开了花。